国庆中秋假期,肇庆各个交通重点项目的建设工地一番与时间赛跑的火热景象:焊花飞溅、机械轰鸣、车辆穿梭……
广大建设者放弃休假,坚守岗位,抢抓施工黄金期,全力推进工程进度,为肇庆全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高铁织网
【 打通湾区大动脉 】
在广湛高铁珠三角枢纽机场站(肇庆段)的施工现场,机械轰鸣,施工人员正紧张有序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和站房施工作业。
△建设中广湛高铁广州新机场站。赖家乐 摄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湛高铁肇庆境内段长约22.2公里,概算投资约46.86亿元。自2023年10月全面开工以来,该项目进展顺利,计划今年12月建成通车。
△广湛高铁与珠肇高铁的铁路桥,恰似两条矫健巨龙,昂首横跨回龙镇,将现代交通的磅礴气势与圩镇风貌融为一体。邓达荣 摄
届时,粤西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将大幅缩短,群众出行条件将得到根本性改善。如今,珠三角枢纽机场站正在进行全力攻坚建设,该站作为广湛高铁、珠肇高铁、深南高铁等多条干线交会的关键节点,采用地下站设计,总长达1400米,建筑面积约34.4万平方米。它与机场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一体化共建,未来将成为驱动广州都市圈融合发展的强劲引擎。
△机场立体交通效果图。
同样不断刷新建设“进度条”的还有珠肇高铁。经过连续奋战,珠肇高铁跨珠三角环线高速公路大桥连续梁全部合龙,为后续架梁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珠肇高铁完成合龙的跨G94高速公路大桥连续梁
据悉,珠肇高铁是广东省首条自主投资建设管理的时速350公里高铁,其中高明至肇庆东段全长约41.6公里,总投资106.26亿元,计划于2027年5月底建成。
该段的重难点工程——西江特大桥是国内首座三塔组合梁铁路斜拉桥,其创新的主桥设计和世界级的跨度,彰显了中国基建的技术实力。珠肇高铁全线贯通后,将实现珠海至肇庆东最快36分钟直达,显著提升珠江两岸的联通效率,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路网优化
【 服务县域新发展 】
在德庆县,321国道一级过境公路改线工程的工地上,建设者正在百足岗隧道和马圩河特大桥等关键节点挥洒汗水。
该项目是服务支撑“百千万工程”的省市重点交通项目,路线全长约12.6公里,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80公里,双向六车道。它的建设对于破解德庆城区交通瓶颈、缓解节假日拥堵、优化区域路网布局、带动县城扩容提质、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国道G321线改线工程中的百足岗隧道
“假期的坚守,是为了早日让这条促进工业强县、农业富民、旅游旺县的发展之路早日通车,畅通无阻。”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水道赋能
【 激发港口新活力 】
在西江“黄金水道”旁,德庆县悦城通用码头的建设也步入尾声。作为肇庆市4个省重点港航项目之一,该码头是西江“黄金水道”全产业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码头拟建设6个3000吨级通用泊位。
△项目建设现场
在建设现场,4台装船机、1台门机及4条砂石骨料输送带运转不停,施工人员正为10月30日前实现皮带廊道全线贯通而努力。
△西江“黄金水道”。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 李显才 摄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总投资的80%,2至5号泊位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正配合矿山建设进行联合调试准备,计划2026年底建成投运。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满足肇庆市矿产资源规模开采需求,缓解现有码头通过能力不足的矛盾,促进肇庆港岸线资源整合与集约化发展,更好地发挥其连接大湾区、辐射大西南的“东融西联”作用,带动腹地经济腾飞。
民生工程
【 抢抓施工黄金期 】
在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期间,四会市在建水利工程项目抢抓秋高气爽的施工黄金期。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者们坚守岗位,以“不放假、不停工”的干劲,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为确保按期或提前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目标而冲刺。
△图源 四会发布
四会市清莲渠综合整治工程、四会市岗美工业园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四会市县城排水排涝工程-贞山街道排涝能力提升工程,三个重点项目在国庆假期期间抢抓水利项目施工黄金期,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图源 四会发布
据了解,四会市清莲渠综合整治工程在“双节”假期间积极推进多个路段的工程建设,现已完成总工程进度的35%。后续将分阶段、分批次对四会大道进行围蔽施工,预计整个工程将在2026年底前全面完工。
△四会市清莲渠综合整治工程。受访单位供图
四会市岗美工业园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双节”假期期间完成了4.5公里道路剩余的收尾工作,完成了隆伏二电排站堤身侧的土方回填、岗美自排涵基坑的土方回填以及堤身拓宽的土方回填。
四会市县城排水排涝工程-贞山街道排涝能力提升工程在“双节”期间组织县道439暗排渠及姚沙总排渠两个工点进行连续或阶段性施工。
假期里最靓丽的风景,就在这奋战在施工一线,抢工期、赶进度的建设者中。让我们向他们道一声,辛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