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州城区位于西江北岸,地势较低,境内水系众多,加之城区排水管网建设年代久远,当遇到极端天气时,城区部分主次干道容易发生内涝现象,给群众出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近年来,肇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启动端州城区雨污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升级改造项目(一期)建设,涉及城区等多个易涝点。如今,大部分路段建设工程已完工,有效缓解了城市积涝等问题。
01长期面临城市内涝、
雨污合流问题
端州区宋城三路、宋城二路等路段原先围蔽施工将近一个月,当前已拆除围蔽挡板,污水管安装和清淤工程全面完工,路面重新铺设了沥青。这是端州城区雨污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升级改造项目(一期)涉及路段之一。
肇庆市城市排水事务中心副主任 李超洪
端州城区排水管网建设年代久远,建设标准偏低,达不到1年一遇标准的管网比例较大,导致近年来每逢大暴雨,城区便出现易涝点多发现象。
此外,跃龙涌、羚山涌和西排渠是端州城区目前最主要的三条排洪干渠,但经排查发现,在经年累月的使用中,跃龙涌(含南排渠)和羚山涌淤堵现象普遍,河涌系统水流不畅,影响行洪排水功能,并导致河涌水质恶化。
△已完成升级改造工程的建设三路。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摄
城市内涝的“痛点”与雨污合流的“难点”相互交织,成为制约端州区水环境改善、影响市民生活品质的两大治水顽疾,也使得城市管网系统升级改造迫在眉睫。
02高效协同快速推进治理工程
为提升城市水环境治理质效,2023年以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以“雨污分流、污涝同治”为目标,启动端州城区雨污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升级改造项目(一期)建设,涉及天宁北路、迎恩巷、建设三路、西江北路等多个易涝点。
走进端州区芹田路施工路段,污水管网安装工程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施工人员正对新装的管道进行对接与密封处理,不远处的挖掘机有序平整沟槽……
据了解,该路段计划铺设污水管网463米,于今年5月正式施工。目前,项目已完成超七成工程量,将在8月底全部完工。
△正在施工中的芹田路。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摄
肇庆市城市排水事务中心副主任李超洪介绍,为高质量推进项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迅速行动,以“专班攻坚”模式破局,成立雨污管网升级改造一期项目协调指导小组,为雨污管网升级改造一期项目快速推进提供全方位支持。
与此同时,各部门高效协调,合力破解了老城区施工空间受限、地下管线复杂、道路开挖困难、施工围蔽难度大等难题,全力保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在跃龙涌流域污水治理方面,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全面加快合流市政管道分流改造,扎实开展污水主支管网联通建设,系统解决雨污混接错接、破损、断头、堵塞等问题,消除污水管网覆盖盲区,推动市政雨污分流管网全覆盖,提高城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
03破解内涝顽疾提升城市韧性
通过精准治涝和清淤治堵,端州城区雨污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升级改造项目(一期)成效显著,内涝点治理和河涌行洪能力明显提升。
6月初,端州区遭遇强降雨,其间平均雨量达105.5毫米,城区6个监测站录得8小时降雨量超75年一遇标准。
可喜的是,经过升级改造后,天宁北路、建设三路、迎恩巷、西江北路(睦岗交警支队处)等历史严重易涝点排水顺畅,其间路面无明显积水,车辆行人通行正常,得到了市民群众的极大认可。
△改造后的天宁北路遇强降雨后,路面无明显积水。受访单位供图
这是端州城区雨污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升级改造项目(一期)所取得的切实成效。
据统计,项目开工建设以来,累计新建雨水管(渠箱)约1万米、污水管约1.74万米,新建沉井5座,新建检查井、污水井合共993座,新建雨水口186座。已完成对跃龙涌(含南排渠)和羚山涌清淤9.13万立方米,河涌行洪断面得到扩大,为城市涝水打通了“外排动脉”。
△彩云路已完成沥青铺设和交通标线施划工作。
△羚山涌清淤工程(资料图)
来源:肇庆发布 肇庆住建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